賣方市場的到來與省思:我們都是這波房價上漲的共犯
今年全台房市熱,價與量都有顯著的上升。不再聽到有買方喊著"實價登錄打X折,或開價打X折"的方式出價。甚至很多你不感興趣,或是你不認為有其他買方可以出得比你高的物件,最後也以出其不意地高價成交。
於是就會有人問說:"誰是造成房價上漲的最大兇手?"。
1.賣方。因為賣方貪心要高價,買方在剛性需求不得不被滿足的情況下,被迫買單。
2.買方。因為實價登錄明明擺在那,但一筆接著一筆的成交價,卻屢創社區歷史新高。
3.房仲。都是因為業者收取服務費,成本墊高,導致房價上漲。
4.政府。都是因為政府收取稅費,成本墊高,導致房價上漲。
5.銀行。在低利的盛行下,一來刺激買方消費,二來讓賣方有更多的時間成本去撐一個好價。
其實,以上各角色都是房價上漲的共犯,怨不得別人,只不過是立場不同罷了。
---
面對這樣的狀況,一般有幾種建議:
a.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與財力。當到達了一定的高度與層次(籌碼多了),就不容易被這市場所左右。
b.瞭解自己、學習在需求中作取捨,買自己負擔得起的房子。
但往往這很難辦到,除了親戚五十會在旁邊給意見之外,房地產在台灣已不單單是"純住宅"需求,更多的是象徵著一種資產配置。你又會思考"保值"、"變現度"等問題...
c.繼續尋找「房價租金比」高的房子承租。等到哪一天房價下跌至你認為合理的價格在進場。但這也不是很容易,因為當房價下跌,人人皆恐懼時,你通常不是貪婪的那一個。